会员登录  
   
分类导航  
 
新闻动态  (916)
家政知识  (1791)
最新公告  (3546)
新闻  (42)
 

【武汉江岸家政】82261068

武汉育婴师公司_提供武汉保姆月嫂,汉口育婴师,汉阳催乳师培训   2015-11-25 15:11:39 作者:whxbb 来源: 文字大小:[][][]

                                                                                             【 武汉江岸家政】82261068

【武汉江岸家政】82261068

【武汉江岸家政】82261068

育儿知识100问(2)

31.新生儿臀红怎么办
 
新生儿臀红是因没有经常保持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而造成的。由于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触湿尿布的时间较长,大便、尿液均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加之新生儿皮肤柔嫩,很容易发生臀红,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皮肤糜烂破溃,脱皮流水。 
一旦发生新生儿臀红,在治疗的同时要做好臀部的护理,这样才有利于臀红的尽快恢复。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发现尿布湿后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要选用细软、吸水性强的旧棉布或棉织品,如旧被单、棉毛衣裤等制作,这不仅柔软,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而且透气性好,新生儿会感到很舒适。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闭不利湿热散发,极易发生或加重臀红。如为防止尿布浸湿被褥,尿布下面可垫以小棉垫或小布垫。在炎热的夏季,室温较高时可将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儿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其次,要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换下来的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净。如尿布上有污物时,需选用碱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后要用清水多洗几遍,要将碱性痕迹完全去掉,否则刺激臀部皮肤。清洗完后要将尿布用开水烫一下,拧干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干,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此外,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当皮肤发红,特别是破溃时,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臀红的治疗,局部可涂鞣酸软膏;如皮肤破溃流水,可涂氧化锌油,以帮助吸收并促进上皮生长。只要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好臀部的皮肤,臀红很快就会好转。

32.怎样保护好新生儿的脐带
脐带是母亲与胎儿联系的纽带,通过脐带,母亲将营养物质带给胎儿,并将废物排泄。胎儿出生后,脐带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断脐时仅在新生儿的腹部留下一个脐带残端。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伤口,当它没有完全闭死时,脐带内的血管是与新生儿的血液相通的,如果此时没有注意保护好脐带,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脐炎,重则病菌入血,可造成败血症而危及新生儿生命。因此,不能忽视对新生儿脐带的精心护理。
  脐带被结扎后,一般3-7天就会逐渐干燥脱落。在脐带未脱落以前,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不要将新生儿直接放入盆内洗澡,避免脏水感染脐部;不要将尿布兜在脐上捂住脐部,以免尿液污染。在每天洗澡后,最好用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擦时用手将脐带轻轻提起,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盲目地来回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 
脐带脱落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痂皮,这层痂也会自然地脱落,父母不要用手去触摸它。痂皮脱落后局部会有些潮湿或有少许米汤样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涂于脐部。一般不主张涂紫药水(龙胆紫),原因之一是影响观察局部的变化情况;二是如果局部有感染,紫药水(龙胆紫)表面易形成结痂,不利痂下的脓性分泌物外流。 
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如发现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有肉芽生长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33.新生儿为什么有时会睡眠不安
新生儿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约睡20小时左右;但是有时新生儿会出现睡眠不安稳,如睡一会儿就醒或哭闹不睡。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时很担心,因为长此下去,睡眠不足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同时也影响父母的休息。父母们常为此而精疲力尽,不知怎么办才好。
  正常的新生儿有时也会出现睡眠不安,父母要着重寻找引起睡眠不安的原因。看一看是不是母乳量不足,新生儿有没有吃饱,摸一摸新生儿是否有汗或四肢发凉,查一查尿布是否湿了或包裹得太紧,使新生儿不舒服。父母可针对不同原因,设法将孩子喂饱,调节室温,包裹适宜,尿布随时更换。这样,新生儿就会香甜地睡上一觉。 
此外,环境的嘈杂惊扰,习惯于拍抱颠晃,日夜睡眠的倒错,都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睡眠。父母要有意识地进行纠正。  当新生儿生病时,睡眠不安也是一个信号。如发热或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新生儿往往睡得不踏实。还有的新生儿由于母亲在孕期没有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出生后母亲供钙突然中断,外源供钙又一时未能马上跟上,因而出现新生儿低钙血症,早期可表现为烦躁、睡眠不安,经医生确诊后,给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症状即可消失。

34.新生儿哭闹不安怎么办
哭是新生儿的语言,正常的新生儿每天都会哭上几回。新生儿正是以哭闹作为表达及寻求帮助的方式。因此当新生儿哭闹不安时,父母应及时仔细地观察,看看新生儿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哭闹不安。 
正常的新生儿哭闹不安时,往往可能是口渴了,想吃奶,或是躺久了想让妈妈抱一抱。当有些不大舒适时,新生儿也会哭闹一阵,如房间温度过高,衣着包裹得太热,尿布湿了,衣服穿得不舒服或有异物的碰压。当父母满足了新生儿的要求或调整了新生儿的不适后,新生儿的哭闹马上就会停止,恢复如常。
新生儿有病时,也常以哭闹作为一种征兆向我们报告。因此,当新生儿哭闹不安并精神较差时,要给他试一试体温是否发热;当触及新生儿某一局部而哭闹加重时,要细心查看身体各部位有否异常,如臀部、颈下、腋下皮肤皱褶处最容易发生皮肤糜烂,耳朵、脐带处有否流脓等;当新生儿突然哭闹,哭声高而尖,眼神发呆时,常为脑部病变的迹象;又如新生儿哭闹不安,并在其安静时呼吸次数明显增快,提示可能是患了新生儿肺炎。 
由此可见,父母认真识别新生儿哭闹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新生儿出现与往日有明显的反常表现时,要结合新生儿的精神、吃奶情况及一般表现综合分析,若考虑哭闹不安是由疾病引起,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不能延误。

35.怎样护理生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抗病能力又很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很差,如果护理不当,一旦生病,极易发生危险。 
在新生儿生病时,有时需要在家庭中进行护理,父母除按日常护理之外,还要给予特殊的关照,特别是要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护理前一定要认真洗手,房间内应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他人接触新生儿。护理时除按时喂药外,要趁更换尿布或被污物弄脏的衣服时,摸-摸新生儿小手小脚,粗略掌握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体温。喂奶时速度要比平时减慢,边吃边观察新生儿吸吮及吃奶量有无变化。同时在护理时要随时查看新生儿的精神、面色和呼吸情况,与平时有无改变。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8℃或体温<35.5℃,表示有严重的感染。吃奶时吸吮无力,吃奶量不及平日的一半或不吃奶、呛奶、反复呕吐等,均说明病情有变化。当新生儿应该醒着的时候,却想睡觉或精神不振,或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安静时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时,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此时应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治疗。不能继续留在家中护理,否则会因延误病情,而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36.给新生儿喂药时应注意什么
当新生儿生病时,免不了要给他喂药。新生儿的味觉反射尚未成熟,对各种味道不太敏感,只要父母掌握好喂药的方法,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将药物喂进。 
在喂药前首先应查看药物,核对剂量,以免误服而发生危险。如为片剂药物,应把药片研成细粉,然后溶化在少许温开水中,注意溶药的水不要太多,稀释即可。 
喂药时可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
使用滴管。家庭中使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新生儿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地点点滴入,要随着新生儿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
使用奶瓶。将药液倒入奶瓶,让新生儿自己将药液吸吮进去。但奶瓶容积较大,药液不免会沾在瓶内,为保证喂进足够的药量,最后应用少许的温开水洗净瓶内,再喂新生儿。
使用小勺。喂药时新生儿的头要偏向一侧,把装有药液的小勺紧贴其嘴角,直接慢慢倾入,要等新生儿把口内药物全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速度要慢,喂药后再喂几口清水或糖水。
  在喂药时还应注意,如果新生儿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迅速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后背,防止药液呛入气管而出现意外窒息。此外,喂药时不要将药物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乳汁和药物的混合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加之喂奶与喂药同时进行也影响新生儿的食欲,最好还是单独喂服药物. 

37.怎样预防新生儿发生意外事故
父母在看护新生儿时,有时由于一时的粗心大意,往往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里我们提醒父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预防新生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1)给新生儿喂奶时:如果新生儿吃奶过急,急促地吞咽,最容易出现呛奶,奶可以从鼻中喷出,严重时可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因此,对于吃奶性急的新生儿,母亲在哺喂时要注意让他先吃几口后,将奶头拔出,稍停片刻再喂。每次喂奶后应抱起拍背,最好打个嗝后再放下侧卧,这样既减少吐奶的机会,又可避免万一吐奶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的可能。 
(2)
给新生儿穿衣时:初次穿的内衣裤在穿前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无异物,有无脱落的线头,不要忽略这些必要的检查。一个异物,就有可能会伤害新生儿;一个线头,就有可能缠绕新生儿的手指、脚趾,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3)
给新生儿洗澡时:浴盆内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前父母一定别忘记先用手背试一下水温,再将新生儿放入盆中,同时注意托住头,防止滑坠水中。 
(4)
当新生儿睡眠时:不要将新生儿面部捂严,口鼻要充分暴露。特别是有的母亲爱搂着新生儿睡觉,熟睡翻身时很容易压着新生儿而发生窒息。要格外当心。 
(5)
当新生儿用药时:不论是口服药物还是外用药,用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核对,以免发生误服误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其它:有新生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小动物,因为小动物不仅携带各种病菌传染新生儿,同时也存在着抓伤咬伤新生儿的可能。

38.婴儿应在什么时间出牙及应注意些什么
牙齿的发育是骨骼成熟的一个粗略指标。从婴儿乳牙萌出速度和时间来看,也能反映出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好坏的状况。有人说牙齿是小儿健康的标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与婴儿的体质、营养、性别、地区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早的4个月就开始出牙,晚的可到10个月,一般大多数婴儿多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牙齿。 
按照不同月龄,婴儿应出多少颗牙呢?父母可采用下列公式简单地估算一下:出牙数(婴儿)=月龄一(4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乳牙;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齿,以后挨着中间的门齿左右长出。
  婴儿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婴儿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婴儿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此外,有些婴儿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局部痒痒、流口水等现象,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此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婴儿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可促进乳牙的萌出。 假如10个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婴儿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到1岁时才出第1颗牙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如果1岁后仍末萌出第一颗牙或没有任何出牙的迹象,就要考虑是否营养素的供给缺乏或因佝偻病等疾病而有碍乳牙萌出。

39.什么时候颅囟该闭合了
颅囟是几块颅骨相交接而形成的间隙。婴儿主要有两个颅囟,即前囟和后囟。前囟位于颅顶部,它是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大小,在出生后数月它随着头围的增长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正常健康小儿一般在11.5岁时就闭合了。后囟位于脑后枕部,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就很小或接近闭合,出生后1个半月就应完全闭合,最晚2—4个月也就闭合了。  
颅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发育和颅骨发育而闭合。颅囟闭合的变化主要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如果过早闭合,可造成小头畸形,从而影响大脑发育,这样的小儿往往智力发育较差。如晚闭,常见于佝偻病,是由于小儿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钙化的异常而出现颅囟晚闭。还有脑积水的小儿,因脑部疾病引起脑脊液的增加,可因颅内积液的膨胀使得颅囟不能闭合,脑积水也严重影响小儿的脑发育,可造成呆傻。

40.婴儿睡眠时间多长才合适  
 婴儿的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儿疲劳时,需经过充足的睡眠之后,才能解除疲劳,才能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好。在婴儿时期,每天应睡几次,睡多长时间,对安排婴儿的生活和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婴儿的神经系统是在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小注意合理安排婴儿的睡眠、活动,逐渐形成长期定时有规律的习惯,使大脑的有关区域对外界的这种习惯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为小儿生活规律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在婴儿期,掌握睡眠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不同月龄婴儿生理、神经系统发育和消化功能的特点来安排。月龄越大,白天睡眠次数及时间越少,但仍应注意到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婴儿的生长。父母可根据自己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睡眠的次数和时间。 

41.婴儿为什么容易流口水  
 新生儿由于唾液腺及神经反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很少,不会流出口水来。在出生4个月以后,婴儿的唾液腺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唾液分泌增加,4-6个月的婴儿大约每天可分泌唾液200毫升左右。但是,此时婴儿的口腔相对较浅,吞咽功能没有发育完善,闭唇和吞咽的动作不协调,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所以容易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特别在4个月以后,婴儿开始出牙了。出牙时的神经刺激,开始学习咀嚼,都会促使唾液的分泌明显增加,常常表现为婴儿的下巴不停地流着口水、围嘴湿透的现象,父母为此很烦恼。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将这一年龄阶段流口水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流涎。当婴儿逐渐长大,吞咽功能进一步协调完善时,流口水就会减少,个别婴儿可能会流的时间稍长些,但大多数2岁以后就不再流口水了。只有当婴儿患咽喉疾病、口腔溃疡或疱疹时,才会出现口水增加。医治痊愈后,流口水现象就会消失。

42.婴儿什么时候能坐  
 能够自由地抬头是婴儿独坐的先决条件。满月的婴儿当被扶至坐位时,常常头向前垂,背始终是弯弯的,直不起来。
3
个月的婴儿被扶坐时,头能抬起一会儿。
5
个月的婴儿被扶成坐位时,头就稳多了。
到了6个月,婴儿能在较硬的木板床上独坐一会儿,但有时两手还要在前面支撑着,否则就会左右摇晃。此时,坐在婴儿车里已不成问题。
7-8
个月时,婴儿不用手支撑也可坐得稳稳当当了。
9
个月时,能独坐10分钟,两只手可以自由玩耍,拿取玩具,身体前倾时不会跌倒。
10
个月时,身体向两边倾斜也不会跌倒,并能由坐位改成俯卧,或由俯卧变成坐位。
11
个月的婴儿已经坐得很稳,可以随意将身体向两侧转动。 
婴儿躺在小床上眼能看到的、手能抓摸到的只是一个很小范围,坐起来却不同了,他的视野扩大了,手能接触的东西也多了。父母可以根据不同月龄婴儿动作发育特点,帮助婴儿练习坐。但在他们还不能坐稳时,不要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坐位。

43.怎样训练婴儿学习爬行   
 爬行这个训练项目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但它对提高婴儿全身的协调性非常关键,因此无论哪一个婴儿均应在相应的月龄进行这个训练。
  一般的训练方法是这样:婴儿6个月以后,应经常让他俯卧(趴着),在他面前放个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个向前爬的意识。开始时他不会爬,父母可用手顶住他的脚,促使他的脚向后用力蹬,这样他就能向前挪动一点。在学习爬行的最初,首先要求婴儿的双臂及肩部要有一定的支撑力,没有支撑力就不能爬行。随后他的双臂和肩能够调换重心,在他向前爬时,身体的重心能从一侧上肢移至另一侧。其次,要求婴儿的腿应缩到腹部下面,这时我们看到的婴儿是手和膝盖着床,这时的爬才能叫真正的爬。当婴儿手膝着床爬有困难时,父母可用两手轻轻托起孩子的胸脯和肚子,帮助他的手和膝盖着床,然后再向前稍微送一下,让他有一个爬的感觉。不断地练习俯卧,反复锻炼双臂、双腿的力量及重心的移动,婴儿很快就能学会爬。当然,不是会爬几步就行了,还应继续锻炼婴儿爬的速度。训练爬速需要大一点的场地,光使用床面就不够了。可买几块地毯铺在地上,或者让婴儿穿厚一点的裤子在地板上随便爬,这对婴儿非常有好处。
  训练小婴儿爬行,就等于训练他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随着爬的进展,婴儿就能转到跪、转移重心和站立,然后很快就能学会行走了。

44.婴儿什么时候会站 
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与肌肉的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儿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 
婴儿腰部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发育是站立的基础。在新生儿时期,扶其直立时,下肢仅稍能负重,可出现踏步样反射。至婴儿3-4个月时,扶他站立后,往往膝关节和髋部呈屈曲状,显得无力。只有到5-6个月时,用手支撑着婴儿的腋下,让其站立时,下肢能够负重,并能上下跳动。8个月时,婴儿才能较好地支持身体,搀扶时能站立片刻,背、腰、臀部也能伸直了。一般在9-10个月时,婴儿就能独自站立了。 
父母应抓住婴儿运动发育的时机,在此阶段帮助和训练婴儿站立。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当婴儿站起来了,视野就更加广阔,看得多了,摸得多了,新奇的探索会使婴儿增加更多的尝试,有利于婴儿的成长。 训练婴儿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婴儿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在比较稳定后,可让婴儿扶着床栏站立。慢慢地婴儿就能很稳地扶栏而立,并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婴儿就能较好地掌握重心,最后脱离栏杆独立站立了。 
在婴儿刚开始学站时,父母应注意给予保护,同时要注意检查床栏,防止发生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

45.怎样教婴儿学走路
婴儿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时,父母不要伯孩子摔倒,要鼓励大胆的进行尝试。 
行走是靠两条腿交替向前迈进,每走一步都需要变换重心才能步伐稳健。婴儿初学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来协调行走的步伐。 
婴儿一般在10个月后,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时怎样来教婴儿学走路呢? 
首先,在婴儿初学走路时,为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学步。如冬季在室内学步,要特别注意避开煤炉、暖气片和室内锐利有棱角的东西,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给婴儿穿合适的鞋和轻便的服装,以利活动行走。 其次,初学时,可让婴儿在学步车里学习行走,当步子迈得比较稳时,父母可拉住婴儿的双手或单手让他学迈步,也可在婴儿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着,让他向前走。锻炼一个时期后,婴儿慢慢就能开始独立的尝试,父母可站在面前,鼓励他向前走。初次,他可能会步态蹒跚,向前倾着,跌跌撞撞扑向你的怀中,收不住脚,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重心还没有掌握好。这时父母要继续帮助他练习,让他大胆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熟能生巧,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独立行走了。1岁多时已能走得比较稳了。 
此外,在婴儿学步时,父母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怕摔就不练习了。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教。初学时应每天安排时间陪着学步,并注意保护,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快学会走路。

46.婴儿最爱听什么声音   
 婴儿当然最爱听妈妈的声音。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天天听着妈妈心脏的搏动声,伴着妈妈充满憧憬的歌声成长,这可是有血缘关系的。出生后也是妈妈第一个与宝宝说话。在以后的养育过程中,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无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洗澡,妈妈都会轻声地与他说话、逗笑。逐渐地,孩子与母亲产生了感情联结——依恋。婴儿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高兴,感到安全和满足,因为他最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当小儿哭闹时,只要他最亲爱的妈妈一叫他,他很快就会停止哭声,转头去找他的妈妈。可见,婴儿多么喜欢妈妈的声音。
  因此,妈妈应多和孩子说活、唱歌、逗笑,使婴儿情绪愉快,产生和发展健康的依恋,促进心理的正常发育,同时促进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为语言的表达打下基础。 
当妈妈忙于家务活,暂时没时间陪孩子玩时,可将对他说的话、歌谣以及唱的歌用录音机录下来,当你走开时,把录音机打开放在他身边,也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最好还是妈妈面对面地与婴儿说话、交流。

47.婴儿不爱发声是否有问题   
一个正常的婴儿,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满足的时候,他可以安静地自己玩,但时常也很活跃,不断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如果婴儿不爱发音,甚至很少发音,这样就不好了。因为发音是婴儿语言发育的最初阶段,2-3个月的婴儿已能发出喉音——”——”——”等;6个月开始出现辅音,如bpm;以后唇音与元音结合,形成“papa”“mama”的音节。8-9个月以后,在小儿无意识发音的基础上,可逐渐教他将发的音与具体的人或物联系起来,最后发展到有意识地表达。如果婴儿不爱发音的话,以上过程就无法顺利进行。
  发现婴儿不爱发音,就要注意观察他其它方面的发育是否与同龄儿一致,最好请保健医生做一下全面的发育检查。如果孩子的听力、运动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及其它方面的发育均正常,那么强化语言环境的任务就在于父母了。多跟孩子说话,无论是喂饭、换衣服、洗澡,还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要简单、生动地描述你在干什么。此外,轻声发出婴儿喜欢的音,逗引他高兴;模仿他发过的音,诱导他与你对话。可以从元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辅音,最后拼出音节。通过以上训练,婴儿很快就能发出很多音节,为以后学说话奠定基础。 

48.怎样教婴儿有意识地称呼人   
7-8
个月的婴儿会发出不少音节,如badagama等,但所有这些音都是孩子无意识地发出的。在此阶段应如何教孩子有意识地称呼人呢? 婴儿有意识地叫人、说话,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孩子发出“mama”的音节时,首先赶快重复孩子的发音,然后立即与实际人物相联系,如指着妈妈说:这是妈妈。经常不断地说,将词与人物反复联系,使孩子逐渐形成印象:“mama”就是抱自己、亲自己的妈妈。当你问他:妈妈在哪里孩子就会转头找妈妈了。这时,离孩子张口有意识地叫妈妈就为期不远了。 
婴儿学说话的初期确实显得很困难,有时教1-2个月也未见有多大成效。,父母在此阶段往往非常着急:他怎么还不说话其实,你所教给他的内容,已经作为信息全部储存在他的脑海中了,只是时机未成熟。因此,父母应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话,教孩子认识家里所有的人,认识各种各样的物体及名称。一旦孩子的理解表达沟通,那他就不只是有意识地说1个字了,而是很快发展到说2个字、10个字,甚至100个字。

49.婴儿认生怎么办  
 婴儿从4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有的婴儿尤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疼: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小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只要在母亲或家人身旁就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婴儿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认生的程度(即对恐惧的耐受力),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的婴儿,认生较轻。
  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我们常常采用系统脱敏这一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认生的行为。具体做法是:先由妈妈抱着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以后逐渐增加强度,鼓励他与生人相处,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或亲孩子,而应在相互交谈,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随年龄的增长,小儿独立能力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

50.婴儿总爱拿东西住口里放怎么办   
过了半岁,婴儿学会坐了,他的视野比躺着的时候开阔了许多。随着视野的扩大,他的双手也开始活跃起来,到处抓东西。但令人奇怪的是,孩子总喜欢把抓到的东西放进口中吮一吮、舔一舔、咬一咬。爱清洁的父母总是着急地拿下玩具对孩子说:太脏了,不要放到嘴里!可爱的小宝宝才不理那一套呢!抓住另一个玩具照样放到口中。父母们忧心仲仲:孩子总爱把玩具放到嘴里怎么办? 
其实,如果知道了婴儿在这个年龄为什么喜欢把玩具放入口中,那么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心了。孩子的发育遵循头尾规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发展。运动的发育规律是这样,感知觉的发育也是如此。6-8个月的小儿,正值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当他抓到一个东西时,除了看一看,敲一敲,他总是马上把物体放入嘴里,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来探索。这是他在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探索方式。在探索的同时,婴儿还能获得无比的欣慰。 
年轻的父母们了解婴儿的这种发育行为,恐怕就不会太阻挠孩子的探索活动了。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玩具应经常清洗干净,以免因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有毒的或有危险的玩具不要让孩子往嘴里放,比如上了漆的积木、有锐边的铁制玩具汽车等。 

   

51.为什么婴儿总爱吮手指或脚趾   
 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会使父母不高兴。有的孩子还吸吮脚趾头,更使父母吓一跳。他们纷纷责备孩子:又吃,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其实,婴儿吮手指或脚趾这一现象,体现了婴儿用嘴对手指、脚趾的一种探索行为;这一现象还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显著提高,达到了能使手()——口动作相互协调的智力水平;此外,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行为对稳定婴儿自身的情绪有很大作用,即所谓的行为。如婴儿饿了、寂寞的时候,通过吸吮亲密的手指、脚趾,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当父母认识到婴儿为什么吮指后,可能就不会整天为孩子的这一行为而烦恼。随着婴儿的成长,五彩缤纷的世界会使他目不暇接,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吮指()这一现象会自然减少。父母应尊重婴儿的主张,理解他发育中的特点,培养他的自信心,不要因盲目地干扰吮指()而影响了他正常的心理发育。

52.为什么婴儿总喜欢敲打东西  
婴儿快1岁时,大多数都喜欢拿东西当鼓敲。有的父母专门为孩子买了电动玩具,没想到孩子拿起来就往桌上敲,几下就敲打坏了。有的妈妈无法忍受这种声音的刺激,会对孩子唠叨抱怨。
  请父母们理解婴儿的这种行为,这同样也是婴儿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探索行为。8—12个月的小儿,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物体,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他的动作所能产生的结果,通过敲打不同的物体,使他知道这样做就能产生不同的声响,而且用力强弱不同,产生音响的效果也不同。比如,用木块敲打桌子,会发出啪啪的声音;敲打铁锅则发出当当声;一手拿一块对着敲,声音似乎更为奇妙。婴儿很快就学会选择敲打物,学会控制敲打的力量,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 
如果父母能理解婴儿为什么爱敲打东西的原因,就会积极地帮助他发展这一探索性活动。我们有一个小建议: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必去购买高档的新玩具,只需找一些带把的勺子、玩具锤子、玩具小铁锅、纸盒之类的东西就足够了。愿您在与孩子的游戏交往中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找到发展各种技能的方法来。

53.婴儿总爱往地上扔玩具怎么办   
快到1岁的婴儿总喜欢往地上扔玩具,然后大叫,让成人捡起来给他。没等你转身,他又把玩具掷到地上,等待你再捡起给他。  
这种恶作剧的行为就是1岁左右婴儿的游戏方式。婴儿小一些的时候,手的伸肌发育不成熟,不会主动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扔掉。逐渐地,婴儿对玩具的抛落运动感兴趣,对玩具的着地点和着地时的情形感兴趣。这时,小儿手的伸肌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思维也有很大进步,能有意识地抛掷玩具来观察落点和着地时的情形,并且学会让成人捡起,再允许他扔,以此发展与成人的交往游戏。  
父母对孩子的这一游戏行为要耐心配合。在这个时期,多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不同弹性而又经摔的玩具,如木块、吹塑玩具、皮球等,让他自己尝试和区别物体的性质。随着思维的继续发展,扔玩具的行为就会很快结束。 

54.如何与1岁的婴儿玩耍  

 l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学会动脑筋,模仿力也很强,父母利用游戏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和孩子一起创造温馨环境,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1)
藏与找: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将一个玩具放到枕头底下或衣服下面,或者用布、纸将小玩具包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加深他对看不见的物体依然存在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不断地更换玩具和遮盖物,以引起孩于的兴趣。
  (2)说指身体部位:母亲与孩子面对面,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告诉孩子:这是眼睛,眼睛能看见宝宝;这是耳朵,耳朵能听见声音……”也可用玩具娃娃或小儿本身来做。然后问孩子:眼睛在哪里?让孩子自己指,以训练他的反应能力和自身协调动作。
  (3)利用工具:在桌子远端放一个小玩具,给孩子一根短棍,教他如何使用棍子把玩具拨过来。此游戏还可放到床面或床下来做。 
游戏的种类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并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力、体力,培养他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55.如何为婴儿选择玩具 
  婴儿一诞生,父母开始为宝宝准备玩具了。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好呢,心里往往没数。有些父母不惜花很多钱买来长毛绒的大狗、电动火车等,宝宝不见得喜欢。
那么,为婴儿选择玩具的标准应是什么呢? 
首先,要考虑适合婴儿的年龄特点。1岁内的婴儿主要是感知觉和运动的发育,所选择的玩具应符合小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3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躺在床上,这时可买一些色彩鲜艳的吹塑玩具和带悦耳声音的玩具挂在小床四周,刺激和发展他的视觉和听觉;4-6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抓握,那么就可以准备一些带把的声响玩具,如拨浪鼓、摇铃等,让他练习伸手、够、抓、握及摇的动作,另外还可利用这些玩具诱导婴儿练习翻身;6-9个月的婴儿会坐、会爬,两侧肢体出现配合动作,这时可买吹塑的大球、娃娃等玩具,训练他两臂合抱的动作,同时训练他坐着左右转身及爬行;1012个月的婴儿会玩捏响玩具、简单的积木、杯子、塑料瓶等小一点的东西了,父母可让他多摆弄这些玩具,从中发展手指的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教他这些玩具的名称,促进其语言的发育。  
其次,挑选玩具时要注意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小婴儿多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因此要求玩具材料应无毒无害;玩具外形要能保障安全,避免孩子在玩耍中刺伤、划伤;最好挑选能够经常清洗的玩具,以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此外,易损坏的玩具容易使婴儿失望,带来不快,所以选择的玩具应尽量坚固耐用,经得起敲打摔碰。

56.婴儿每天需喝多少水   
水是人类机体赖以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人体每日摄入的水量应与排出体外的水量保持大致相等。婴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的需求相对比成人高得多,每天消耗水分约占体重的10%15%,而成人仅为2%4%。小儿每日的需水量与年龄、体重、摄取的热量及尿的比重均有关系。处在婴儿期的孩子,每日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20-160毫升。但组织和某些食物代谢氧化过程中也可产生水(内生水)。每克碳水化合物产水0.6克;每克蛋白质产水0.4克;每克脂肪产水1.1克。一个8公斤重的小儿如果按每日摄入蛋白质24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20克计算,将产生内生水约110克,即110毫升水。如果按每公斤体重供水150毫升计算,该小儿每天需水1200毫升,除去内生水110毫升,还应为该小儿提供1100毫升饮用水。

57.母乳充足还要加辅食吗 
  母乳充足,是否要加辅食,这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素能够满足4个月以内的婴儿的需要。如果母乳充足的话,则此时期的婴儿不需再添加其它辅食。随着月龄的增长,小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开始相应地增加,而他的胃容量又是有限的,即便母亲有充足的乳汁,也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例如,一个7个月的小儿每日需要2-4克蛋白质/公斤体重,如果该婴儿为8公斤,那么就需要约24克的蛋白质。母乳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如果仅靠母乳来满足小儿的需要,那么该小儿一日必须食入约2400毫升的母乳,从常识来判断,即使母亲有如此充足的乳汁,而小儿绝无这样的胃口。因此,便需添加辅食来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8.怎样安排婴儿的哺喂次数  
 对于婴儿哺喂次数的安排,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不尽相同的。目前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婴儿没有定时的哺喂安排,哺喂次数取决于婴儿的要求,什么时候饿了,就可以什么时候哺喂。换句话说,就是按需哺乳。新生儿一般每隔3小时左右就有哺乳的要求,这与母乳里的蛋白质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适中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新生儿期的结束,婴儿要求哺喂的时间便逐渐具有一定的规律了。在满4个月以后,开始增加辅助食品时,一般可考虑安排4次哺喂时间,在2次喂奶的间隔中,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辅助食品。在11个月左右,可将喂奶时间减少为3次,再增加喂辅食的次数。
  如果是人工喂养儿,由于牛奶不如人乳易消化,一般可考虑每日安排6-7次喂哺时间。每次喂奶间隔约为3.5-4小时,在喂奶间隔中,还应给小儿喂1次水。人工喂养的小儿在2个月以后就应加菜汁了,一般在喂奶的间隔中每天加1次,以补充牛奶中维生素的不足。小儿在4个月以后,基本与吃母乳的孩子一样加辅食,喂奶次数也同样的可减少至每日4次,减下的喂奶次数用辅食补充。

59.怎样添加辅食  
 辅食是指在婴儿期除乳制品以外的为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而提供的食品,同时该食品又必须能被婴儿消化吸收。添加辅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婴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但是他的消化道十分娇嫩,加之许多的消化酶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所以添加辅食必须要适应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1)从少量逐渐增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到5个月时就应该添加蛋黄以补充体内铁的需求。但开始添加时不要把1个蛋黄都喂完,最好是从每天l4个蛋黄开始,观察几天,如果没有消化不良等反应,可继续增量,增至12个,然后1个。 
(2)
从稀到稠:人工喂养的婴儿在1个月以后就可以喂一些果汁和菜汁了。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和发育的需求,4个月以后可增添米糊、奶糕、烂粥、果泥、鱼泥、蛋黄。到7-9个月时,可以试着加一些烂面、饼干、肉末。10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软饭、挂面、碎菜等食品。婴儿接受辅食基本上是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品,有这样一个过程。
  (3)食品的种类要习惯了一种再增加一种:如给婴儿添加猪肉末才一顿,不要在下顿就加鱼肉末,要适应了一种食品后,再行增加其它种类,最少也应该有3天左右的适应时间。
  (4)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应在婴儿健康时进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易患消化不良,一般不主张开始添加新的辅食,宜在天气凉爽时再逐渐增加。一旦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就应暂停添加此种辅食,待消化功能正常后再从小量喂起。 

60.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注意些什么  
 婴儿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免疫系统的发育又不完善,一旦摄入了不洁的食物,极易引起腹泻。制作婴儿辅食时要把住卫生关,如制作的辅食要熟透,盛辅食的容器要严格消毒,制作人的手要清洗干净。制作辅食时还要注意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人工喂养婴儿在1个月后加的辅食是菜汁,为流质食物;4-5个月制作的辅食是泥状糊糊,如菜泥、蛋黄等。7个月后则是碎末状食物,如肉松、鱼松、肉末等。8-9个月时可以提供小碎块的食物了,但须注意的是纤维长的食品必须剁碎,如绿叶菜、瘦肉等。



武汉月嫂育婴师催乳师培训  武汉月嫂育婴师  武汉催乳师  武汉保姆   武汉钟点工 武汉大型家政连锁企业 汉口家政公司 汉口月嫂公司 汉口保姆公司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黄浦医院旁亚安花园一栋一单元801室  循礼门店地址:汉口解放大道光荣村干休所5楼
服务热线:027-82261368 82261558 82261068 82261268   微信:180 62103889
版权所有:武汉市鑫宝宝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易城中国  鄂ICP备13000487号-1  后台服务